核雕虽微,微中见宏。自古以来,核雕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藏物玩家青睐有加。古文《核舟记》,描述的就是一件用桃核雕刻的苏轼乘船游赤壁的精美工艺品,雕刻艺术大师神奇的技法令人叫绝。红军会师地西吉县将台堡乡就有一位能工巧匠,一块块碎木废料、一节节断根残枝,一个个普通的桃核,在他的刻刀下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从小展露木雕天赋
今年40岁的谢强军,已经有几十年木雕经验,他的木雕天赋从小便展现出来。谢强军的父亲和叔叔是将台乡周边出名的木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具全靠木匠手工制作,婚嫁流行的陪嫁穿衣柜、桌椅板凳,都是把一根根圆木锯开,经过斧砍、刨削、开凿、组装、打磨、上漆后制成。谢强军就出生于木匠世家。
受父亲的熏陶,谢强军从小特别喜欢摆弄木头,他经常从河道、树林里捡来一些奇形怪状的根枝,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当时在父母眼中,谢强军“不务正业”,不过,当看到儿子将一些乱七八糟的树枝制成一件件有模有样的作品时,父母也肯定了他的这种行为。
“树根、木块在我眼中不仅仅是木头,而是一件件艺术品。”谢强军说,在生活中,他只要看到有点形状的树根或树枝,第一个想法就是雕刻成什么样的动物、花草。
在谢强军的工作间,至今还摆放着他上小学时用树根雕成的作品。其中一件“老虎捕鹿”的根雕,是谢强军上小学三年级时制作的,他利用树根结块和分支,将老虎和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老虎爬在鹿背上,张嘴怒吼,奋力撕扯,并通过色彩渲染,构成了这件作品。这件作品虽然看上去略显稚嫩,但依然能从动物的造型及神态上,看出谢强军在木雕方面的天赋。
外出打工提高技巧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谢强军初中毕业后辍学,年仅16岁便孤身一人来到银川,凭着对木雕的喜好,他被一家仿古家具加工厂雇用,主要从事木质家具打磨、上漆工作,同时跟随木工师傅学习雕刻。“家具雕刻属于大线条,一般都是程序化雕刻,工艺相对简单,难度系数小。”谢强军说,一年多的打工时间,收获最大的是学会并熟练掌握了打磨、上漆技术。
谢强军认为,“七分雕刻三分打磨”,打磨是木雕工艺品装扮、装饰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在他的博古架上,摆放着一件由金丝楠木制作的“玉扣”,外表看上去光洁如玉,单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是木头雕制成的。“类似这样的玉扣,要通过雕刻打磨,表现出木质原始纹理,艺术价值会更高。”谢强军说,仅这件“玉扣”,他就先后打磨了50多遍。此外,他还有一些用木头制成的“手镯”等浑然天成的作品。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谢强军谢绝了家具厂的优厚待遇,毅然前往一家金丝沙画工作室学习。凭借过人的悟性,其他学徒需要半年才能掌握的技巧,他一个月就熟练掌握,而且能举一反三进行创作,短短两个月内,他就从学徒变成了指导老师。他制作的金丝沙画,由于质量上乘先后出口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在长达4年的金丝沙画制作过程中,从构图、绘画到剪丝、填色、制作,谢强军掌握了艺术品制作的基本原理,并拥有一定的独立创作能力。
南下深造专攻木雕
年,谢强军决定专攻木雕艺术,前往木雕传统艺术氛围更浓厚的南方学艺。
“选择去南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里比北方木材种类更丰富。”谢强军说。初到南方,谢强军先着手熟悉木雕市场及当地木雕艺术品流行趋势。“每个木雕大师、木雕技艺传承人,都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技法外传。”谢强军说,他在学习时,只能一遍又一遍观察成品,从中揣摩雕刻手法,探究技法的不传之秘。那时,谢强军白天外出学习,晚上回到自己租住的房子动手雕刻,从白天忙乎到深夜。
在南方8年,谢强军成长为一名木雕艺人,他创作的手玩把件、木雕饰品、茶台、根雕、龙头拐杖,因工艺精湛、制作精良深受收藏家和玩家青睐。创作木雕作品《金蝉》,他采用镂雕的手法刻画翅膀,使雕刻似静非静、似动非动,淋漓尽致地刻画出金蝉落在树枝上的神态。
为了增加自己的艺术修养,谢强军还学习颜料木雕技艺。“一件颜料木雕工艺品,根据创作内容,仅上漆就需要5层至8层,而且每层的厚度要求也不一样。”谢强军边说边拿起《狮头》颜料木雕介绍。记者看到,狮头毛色深浅不一,每一根毛发颜色都不相同。谢强军介绍,为了让狮头看起来更具立体感,刻画皮毛时,先要根据毛色上漆,然后分层雕刻,还要有明暗对比,这样创作的木雕才能将狮头的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年,在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制作大赛上,谢强军现场创作的《金鸡》颜料木雕夺得一等奖。他的木雕作品还多次荣获国内木雕艺术品赛事奖项。
方寸桃核上别有乾坤
年,谢强军在参加全国木雕艺术品展期间,认识中国核雕艺术名家都传恭,并拜都传恭为师学习桃核雕刻。
谢强军说,桃核雕刻属于木雕的一种,不同的是,桃核雕刻先要学会分析、认识桃核纹理,然后结合纹理构思雕刻图案。他在雕刻作品《蚂蚁斗潮虫》时,吃饭睡觉时都拿着桃核,一边观察一边构思。“蚂蚁的腿细如针,稍不小心,就会刻断。”谢强军说,构思好了,动手雕刻时就容易多了。记者看到,《蚂蚁斗潮虫》分布在两瓣核壳上,每只蚂蚁形态都不一样。“每天只能雕刻一只蚂蚁。”谢强军说,这个作品花费半个月时间,雕刻成后他给师傅都传恭发了一份样图,得到了师傅的表扬。
与《蚂蚁斗潮虫》作品不同,谢强军的另一件作品《鲤鱼跃龙门》是以桃核表纹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这枚表面高低凹凸不平的桃核上,谢强军依桃核的形态与质地精雕细刻,采用圆雕、深雕、毛雕等多种刀法,将浪花、鲤鱼、龙门雕镂得惟妙惟肖,鲤鱼身上的每一片鱼鳞都清晰可见。
谢强军表示,他准备建立工作间,将木雕技艺在当地传承,让更多的人学习这门技艺。
▌责编/肥龙来源/新消息报记者/剡文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