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川之战是宋康定二年,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地区,击败宋军的一次伏击战。
当时西夏屡次袭扰边疆,宋军一直都是被动防守,对此,宋廷加强对西北防线的打造。当时,由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在二人的努力之下,整个西北防线,焕然一新,对于西夏的防御能力也大大提高。
延州之战后,西夏军对宋西北边地的进扰愈加频繁。公元年阴历正月宋廷为遏制夏军,采纳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的建议,拟发泾原、鄜延两路兵反击。
公元年阴历二月,西夏景宗李元昊率领10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把主力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声称要攻打渭州(今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
韩琦听说西夏军来攻,立即命令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领兵3万,从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经怀远城、得胜寨(今西吉县将台北),抵羊牧隆城(今西吉县兴隆镇西北),出西夏军之后,待机进攻。如果不利于战况,则据险设伏,待西夏军回师时伏击。任福与泾原驻泊都监桑怿率轻骑数千先发,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等后继。
但是,任福轻敌冒进,脱离辎重,轻装追击。兵至好水川,宋军由于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饥渴交迫。二月十四日,任福、桑怿引军继续西进,兵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路边旁放置数个银泥盒,随即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这其实是西夏军发出合击信号。
瞬间的中计,足以让任福明白追击不过是李元昊的陷阱,此时宋军阵未成列,即遭西夏骑兵的冲击。双方鏖战多时,宋军溃不成军,企图据险抵抗,然而这是西夏人选择的战场,一切退路都已封死。面对手下劝他撤退的进言,他悲怆地说道:“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随后,奋勇迎敌,身中数十箭,且被一枪刺中咽喉,壮烈殉国。宋夏两军从辰时交战到午时,宋军溃败,宋军将士战死余人。
据宋廷战后统计,宋军伤亡惨重:“指挥使将佐死者十五人,军员二百七十一人,士卒六千七百余人,亡马一千三百匹,杀掠民五千九百余口、熟户(归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千四百余口”。
此战后,西夏顺势崛起,北宋西北防线开始龟缩。西夏因为地理环境问题,其依托的还是游牧经济,因此很依赖与宋朝的通商,大量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都需要从北宋交易。此后北宋开始对西夏进行制裁,西夏国内的市场开始发生动荡,国内生产过剩的产品,如青白盐、牛羊等无法外销,大量的堆积。而国内缺少的布匹、粮食等北宋又禁止销售到西夏,西夏的国内市场平衡被打乱。
李元昊也认识到,地大物博的宋朝,并不会因为一场战争便失败,然而西夏却不能没有宋朝的互市贸易。最终无奈之下,李元昊还是选择了同宋朝议和,以此来维持西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