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尔镇旅游田园休闲综合体悄然兴起

白癜风可以吃什么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9/5943327.html
西吉尔镇旅游田园休闲综合体悄然兴起---规模化发展撬动旅游产业新增点“乡村游”渐成旅游主力

(西吉尔镇刘娟供稿)西吉尔镇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丰厚、民俗风情独特、生态环境良好、山水奇观众多、地质地貌多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西吉尔镇作为国家级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重点培育村,整合水磨河的原始山水、民俗、历史文化资源,重构区域旅游发展大框架、大品牌,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宣传营销、品牌创建、服务提升和发展创新五项工程,积极构建新型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踊跃开展乡村旅游资源调研、指导规划、哺育扶持、典型推广等新路子,从扩大就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方面着手,保持旅游扶贫,提出打造乡村田园休闲旅游发展新模式,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融合,着力发展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把传统农区变成生态景区,打造“处处都是景区、村村都是景点、人人都是风景”的美丽、宜居、生态西吉尔。

推动田园休闲旅游发展

做强现代型休闲农业

城市居民去郊区、农村观光、休闲、度假,其目的是要观新赏异,体验清新、洁净的乡村田园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农耕文化,感受纯朴的乡情乡味,游客不只限于观光旅游,而是开始热衷于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的旅游经历。因此以农家乐、民俗客栈、田园休闲游为主的乡村旅游备受欢迎,尤其是异于其本身生活的体验吸引着游客,城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民俗、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等的体验,利用周末或假期去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的人日渐多了起来。围绕农民的菜篮子、休闲观光好去处、优良生态环境所在地“三大功能”,推动一产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农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西吉尔镇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园应运而生,采摘园是集生态种植、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占地面积50亩,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蔬菜,为丰富瓜菜种类,园内引进了水果黄瓜、水果玉米、南瓜、长茄、葫芦、豇豆等瓜菜品种。在蔬菜采摘园的建设同时,倾力打造水磨游园自助烧烤区建设项目,项目包括烧烤长廊、生态采摘园等。目前烧烤长廊正在施工建设中。为打造采摘园和自助烧烤区的规范化运行,积极鼓励路边有地的农户种植果蔬,并提供蔬菜苗和籽种,以形成集中规模化的采摘观光休闲园,让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能够体验到采摘和休闲的乐趣。尽显地方风情和当地特色相得益彰,环境宁静而悠远,空气清新,感受田园自然景,尝天然野味野生肴。

推动乡村田园旅游品牌化

做精乡村旅游景区景点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农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依托国家级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重点培育村以及独有的资源优势,构建南部山区乌孜别克族民俗风情体验区、水磨河避暑休闲及田园风景体验区、水磨河旅游服务区、镇区现代化的三产和商贸物流服务区、白石头梁彩色种植及原生态农业观光区五个区域布局规划,提升旅游接待服务的形象和档次,不仅拥有了深山体验、草原观光、避暑度假、乡村休闲、登山滑雪、户外野营等“户外时尚避暑休闲运动”的旅游项目,还拥有最为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交相辉映,是西吉尔镇水磨河旅游资源开发的精品,与其他景区相比,可以说是“风光独具”,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多业共生”的发展格局。打造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示范,加快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建成对我镇最具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纳凉避暑重地、户外运动场地,使乡村旅游成为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乡村。

推动乡村旅游精品化

做优旅游特色村镇

西吉尔镇以优美的东天山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背景为平台,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挖掘水磨文化,恢复水磨遗址、屯庄子旧址、庙台子庙宇,还原庙尔沟景观传说,进一步提升改造拔廊房传统村落民居,体现农家特色旅游体验,打造整村式反映乡土气息的农耕博物馆;拓展新型田园式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大兴家庭式农家接待站,兴建旅游购物市场,推介农家绿色产品和民间手工艺品;广开融资渠道,激活三产及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今年又将以更高的发展理念,更切合实际的创新思路,利用本村的荒山、荒坡、荒地的原始地貌,规划创建“童年的记忆、吉祥福地、12生肖广场、休闲景观休憩”等乡村旅游项目,集具有地域特色风味饮食、农家美食,手工作坊加工、制作销售,远古农耕器具和生活用具体验的乡村旅游经营为主题的创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深厚古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气息内涵的吃、住、游、观、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

目前,已建成高标准的民宿客栈21家,景区大门2处,果树园子便民服务中心暨乡村艺术写生创作室1处,红白理事大厅2处,乡村大舞台及小游园一处,水系观景带一处,传统水磨设施1座,安装仿古路灯座,景区旅游厕所2座,改造拔廊房套,采摘观光休闲园1处,自助餐饮烧烤区1处,打造游客服务中心1处。初步形成以“休闲、度假、田园、农趣、亲子、美食”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zx.com/xjxwh/7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